在醫院這個充滿著人生百態的地方,總是發生著各種各樣的故事,人們可以通過故事來了解一切事物,而且一個好的故事,它可以創造一種世界觀,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好的故事不僅可以療愈身心,促進健康,而且可以從中尋找自信和認同。
中午交班的時候,王奶奶半靠在床旁吃著饃饃,我走了進去,她笑著向我打招呼。注意到奶奶住院期間還在吃饃,我就向她了解了平時的飲食情況,原來奶奶是怕影響孩子們工作,但平時都是奶奶照顧著整個大家庭,爺爺又不會做飯,就只好湊合一頓又一頓。
這不,奶奶回家干了兩天活,一點小事就容易生氣,又開始犯病了,趕緊來醫院治療,就是因為怕自己身體影響了家人。
我問奶奶“那您對您的這種狀態滿意嗎?”
“當然不滿意了,晚上睡不著,白天就心慌頭暈,我還擔心這樣對病的恢復不好,再繼續這樣的話,老頭沒人照顧,那就麻煩了。”
我回答道:“奶奶,您放寬心好好養病,出院了爺爺還要您照顧呢,您不回去爺爺怎么吃飯?”
“我讓他買著隨便吃點就可以了,其實老頭不在身邊反而安靜,就是我總是惦記他。”
“奶奶您真厲害,爺爺一定很幸福”我拉著她的手說道。
“那為了您能早日康復出院,您一定得放寬心,別想那么多,起床和躺下睡覺的時候一定得慢一點,這樣對病情恢復有好處,如果有什么不舒服一定及時跟我說,還有如果想吃什么飯,給我說一聲,我給你訂飯,不用來回跑了。”
王奶奶說:“謝謝你呀,小劉護士,我聽你的話,好好治病。”
我說:“奶奶,只要您好好休息,好好配合我們治療,不用有什么負擔,很快會康復的。”
王奶奶微笑著說:“你說的對,我也不瞎操心了,我要爭取早點出院,家里還有好多事呢。”
通過這次的溝通交流,讓我再次見識了敘事護理的魅力,在每天病房的穿梭中,我們用尊重和愛呵護著我們每一位患者,使我們醫患之間彼此信任,互相支持。
(供稿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神內三 劉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