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宮頸多發性囊腫會不會癌變?這是很多中青年女性得知患有宮頸囊腫后最擔心的問題。
河南省中醫院婦科專家褚玉霞教授介紹說,為此恐懼緊張的病人不在少數,之所以如此焦慮是因為她們對宮頸疾病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其實囊腫不能簡單的與腫瘤劃等號。宮頸囊腫也叫子宮頸腺囊腫,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子宮頸的生理性變化。宮腔手術導致的子宮頸局部損傷和子宮頸慢性炎癥都可能導致子宮腺囊腫的形成。需結合陰道鏡檢查和宮頸管細胞涂片檢查(TCT)和HPV篩查,以確診自己患的是子宮頸炎癥還是子宮頸上皮內瘤變,并排除子宮頸癌。如果只是生理性囊腫,又無任何不適完全不需要處理,更沒有必要焦慮恐懼。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類人群因缺乏常識,對宮頸疾病防治意識淡薄,如此這般無知無畏也不足取。如何正確認識宮頸疾病,打造健康生活?罹患宮頸疾病后又該如何面對呢?
褚玉霞教授指出,要有健康的身體首先得有良好的生活習慣?,F在有些年輕女性,生活方式極不健康,沒有預防子宮頸疾病觀念,以至多發子宮頸疾病。
預防宮頸疾病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需避免不潔的性生活。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有一部分年輕女性的思想過于開放,性生活混亂,易感染高危型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
2、避免反復做人工流產之類的宮腔手術。反復人流易使宮腔壁變薄,導致宮腔感染、宮頸糜爛;
3、注意衛生,盡量避免去公共浴室或泳池,不和他人共用潔具。
4、應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保證充足的睡眠,勿過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若經醫院檢查宮頸囊腫合并有宮頸糜爛(子宮頸上皮內瘤變和宮頸癌患者除外),且有白帶增多、外陰瘙癢并有輕度腰酸等臨床表現,也勿需焦慮,這時只要及時治療,均會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子宮頸炎所出現的帶下過多和外陰、陰道瘙癢等癥狀,歸屬于中醫帶下和陰癢的范疇,系脾虛濕熱下注所致,應治以健脾利濕,清熱止帶之法。方用:黨參、炒白術、山藥、生薏仁、茯苓、車前子(布包)、黃柏、金銀花、生梔子、炙甘草,內服;尚可內外合治,以苦參、黃柏、蛇床子、地膚子、百部、川椒、枯礬,水煎后坐浴或沖洗陰道(根據病人個體病情會有所調整)。用藥一段時間后即可明顯見效。
褚玉霞教授特意提醒,凡已婚或有性生活的女性朋友最好每年做一次陰道鏡檢查、宮頸管細胞涂片檢查和HPV篩查。以避免宮頸癌的發生、漏診和誤治。若查出患有宮頸疾病,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找??漆t生確診,然后讓醫生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適合于病人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來源:河南省中醫院 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