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火的8月,也擋不住醫院熙熙攘攘的就診人群。
一天,一位不同尋常的患者走進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管一春的診室,激動地拉著她的雙手,喜極而泣。
這名患者叫小華(化名),本是如花似玉的年齡,而她卻飽受卵巢交界性腫瘤、多次手術的折磨。5年來,她反復住院十余次,而頑固的卵巢腫瘤一次又一次折磨著小華的身體和心理??粗磉叺挠H朋好友一個個都相繼做了媽媽,小華也想像他們一樣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寶寶,可殘酷的現實讓她一度對生活放棄了希望,一次偶然的機會,通過朋友的介紹,來到了鄭大三附院,也正是這次機緣巧合,讓她離“母親夢”更進一步。
5年前,小華超聲檢查提示右側卵巢多發囊腫,因無法確定囊腫的性質,隨即于外院進行了右側附件切除術。然而,不幸的是,3年后,左側卵巢再次出現多發卵巢囊腫。很快,來到鄭大三附院婦瘤科進行了左側卵巢囊腫剝除術,術后病理診斷為,左側卵巢囊腫交界性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瘤。
短短幾年內的兩次手術,雖然解決了小華的卵巢囊腫問題,然而由于卵巢腫瘤對卵巢的損傷,讓小華的卵巢功能已經嚴重下降,當媽媽的夢想也越來越渺茫。
無奈之下,她來到了鄭大三附院生殖醫學科,找到了管一春。管一春耐心地詢問了她的病史,評估了她的卵巢功能后,告訴小華,由于卵巢腫瘤及手術操作對卵巢功能已經嚴重損害,可以先經過促排卵治療后取卵,在體外形成可利用胚胎,待身體情況好轉后再行胚胎移植。本來已經對生育寶寶幾近絕望的小華,在聽了管一春的建議后,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明確了治療方案后,小華立即決定嘗試促排卵治療,經過管一春、婦科主任李紅雨及團隊的醫務工作人員多次會診,最終為小華制定了個體化促排卵方案。然而命運似乎又和她開了一個大玩笑,在監測超聲過程中,發現僅剩余的左側卵巢再次出現囊腫復發。經驗豐富的管一春立即決定,先進行取卵,形成可利用胚胎進行冷凍,隨后再進行手術治療。
就這樣,在今年4月份,小華再次進行了腹腔鏡下左附件切除術,術后診斷為左卵巢漿液性囊腺瘤。雙側卵巢被無情的囊腫一一剝奪,幸而有冷凍的胚胎為小華帶來最后的希望。在經歷了5次取卵、3次移植后,小華終于等來了成功妊娠的這一刻。至此,她終于踏上了準媽媽的列車。
專家有話說
卵巢交界性腫瘤也稱低度惡性潛能的上皮性卵巢腫瘤。一般患者較年輕,疾病進展緩慢。然而,對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進行保留生育功能手術可取得較好的妊娠結局。目前認為,可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受孕。因此對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在進行卵巢手術前,需要全面評估卵巢儲備功能,然后進行促排卵治療,手術方式最好選擇腹腔鏡手術,針對不同人群,選擇合理的微刺激個體化方案進行促排卵,可獲得較好的妊娠結局。
專家簡介
管一春,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生殖醫學科主任,留美學者。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生育保健分會委員;中國婦幼保健協會ART監測與評估專委會副秘書長;中華醫學會計劃生育學分會腫瘤生殖學組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生育健康分會不孕不育防治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河南省生殖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遺傳學分會常委;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河南省生育保健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常委。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院婦產科生殖實驗室訪問學者。目前主持中華醫學會臨床科研基金和省廳級課題四項,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和三等獎一項,發表中華及SCI收錄論文十余篇,發表核心期刊論著三十余篇。
(來源:河南省婦幼保健院 生殖醫學科 杜曉芳 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