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遇到不開心的事,都會說“我自閉了”…….
該梗來源于“我自閉了”表情包,用來形容自己的心情,比如遇到煩心的事情,就會說“我自閉了”,和我想靜靜意思差不多。是如今比較流行的搞笑網絡表達形式。
然而作為一名醫院里兒童康復的治療師,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兒童康復科孫嘉琪說到“每當我聽見電視里和朋友說到這個詞時卻笑不起來,因為,在他們眼里,這只是一個形容詞,而在一些家庭中卻是一個病癥的診斷,可能會伴隨一個孩子的一生。”
自閉癥有孤獨癥的別稱,顧名思義,患病的寶寶會出現社交障礙等封閉式行為,不愿與外界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和思維中。自閉癥是一種兒童先天性的嚴重神經發育性疾病,主要癥狀為社交障礙、語言障礙和重復刻板行為,不少比例還伴有智力障礙。近年來,自閉癥逐漸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問題。
目前中國有超過1000萬的自閉癥患者,正以每年十多萬新患者的速度上漲,其中大概五分之一是兒童患者。自閉癥在早期很難診斷,一般情況必須以小朋友成長時的行為表現做出診斷。
自閉癥者“有視力卻不愿和你對視,有語言卻很難和你交流,有聽力卻總是充耳不聞,有行為卻總與你的愿望相違……”人們無從解釋,只好把他們叫作“星星的孩子”——猶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個世界,獨自閃爍。
通常,對于被診斷為自閉癥的孩子,家長首先發現的是孩子異常的語言表現。比如詞語掌握比正常兒童少,不與其他人說話,拒絕交流等。語言和交流障礙是自閉癥診斷標準中的首要特征。
目前,有許多形式的干預方案被嘗試用在自閉癥孩子的身上,比如藥物治療、食物療法、感覺統合、功能分析法、離散單元教學等。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訓練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需要訓練者和父母花費極大的耐心和精力。而且這種耐心和精力可能與所獲得的效果是不成正比的。但如果不堅持,那么自閉癥兒童的言語發展肯定是不可能的。今早的干預和康復,才可以使孩子今早的融入社會,生活自理。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兒童康復科孫嘉琪表示,作為一名兒童康復的言語治療師,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孩子開口說話,健康成長!
(供稿: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兒童康復科孫嘉琪)